通典 卷四十五 礼五 沿革五 吉礼四(4)

网上有关“通典 卷四十五 礼五 沿革五 吉礼四(4)”话题很是火热 ,小编也是针对通典 卷四十五 礼五 沿革五 吉礼四(4)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希望能够帮助到您。

汉高帝初起,祷丰枌榆社 。(枌 ,白榆 。社在丰东北十五里。或曰:枌榆,乡名,高帝里社。)二年 ,东击项籍还入关,因命县为公社 。后四年,天下定 ,诏御史令丰谨理枌榆社。其后,又令县常以春三月及腊,祠后稷以羊彘。人里各自裁以祠 。(随丰俭也。)平帝时 ,王莽奏"帝王建立社稷,百王不易。汉兴,礼仪稍定 ,已有官社" ,以后稷配食官稷 。(高帝除秦社稷,立汉社稷,礼所谓大社也。时又立官社 ,配以夏禹,而未立官稷,至此始立之。)稷种谷树 。(楮树也。其子类谷。)徐州牧岁贡五色土一? 。

后汉光武建武二年 ,立太社稷於洛阳,在宗庙之右 。(周礼曰:"社稷在右,宗庙在左。")皆方坛。(蔡邕独断曰:"天子大社 ,封诸侯者,皆取土苞白茅授之,以立社於其国 ,故谓之授茅土 。汉惟有皇子封为王者得茅土,其他功臣以户数租入为节,不受茅土立社。")无屋 ,有墙门而已。(必受霜露风雨 。)二月、八月及腊 ,一岁三祠,皆太牢具,使有司祠。(汉仪"使者监祠 ,南向立,不拜"。)郡县皆置太守 、令 、长侍祠 。牲用羊豕。唯州所理,有社无稷 ,以其使官也。

魏自汉后,但太社有稷,官社无稷 ,故常二社一稷也 。至明帝景初中,立帝社。(博士孔晁议,汉氏及魏初 ,皆立一社一稷。至景初之时,更立太社、太稷,又特立帝社 。云:"礼记祭法云"王为群姓立社曰大社" ,言为群姓下及士庶 ,皆使立社,非自立也 。今并立二社,一神二位 ,同时俱祭,於事为重,於礼为黩。宜省除一社 ,以从旧典。"刘喜难曰:"祭法"为群姓立社",若如晁议,当言"王使" ,不得言"为" 。下云"王为群姓立七祀""诸侯自为立五祀",若是使群姓私立,何得逾於诸侯而祭七祀乎!知为群姓立七祀 ,乃王之祀也。夫人取法於天,取财於地,普天率土 ,无不奉祀 ,而何言乎一神二位以为烦黩耶?")明帝祭社,但称皇帝。(王肃议:"太尉等祭祀,但称名 ,不称臣 。每有事须告,皆遣祝史。")

晋武帝太康九年,诏曰:社实一神 ,其并二社之祀。(车骑司马傅咸表曰:"祭法王社太社,各有其义 。谷梁传曰"天子亲耕",故自立社为籍而报也。国以人为本 ,人以谷为命,为百姓立社而祈报焉。事异体殊,此社之所以有二 。景侯王肃之论王社 ,亦谓春祈籍田,秋而报之也。其论大社,则曰"王者布下圻内 ,为百姓立之 ,谓之大社,不自立之於京师也"。景侯此论,据祭法"大夫以下 ,成群立社,曰置社" 。景侯解曰"今之里社是" 。太社,天子为人而祀 ,故称天子社。郊特牲曰:"天子太社,必受霜露风雨。"夫以群姓之众,王者通为立社 ,故称太社 。若夫置社,其数不一,盖以里所为名。左氏传盟於清丘之社是也。人闲之社 ,不称太矣 。若复不立之京都,当安所立乎?前被敕,尚书召诰云"社於新邑 ,唯一太牢" ,不立二社之明义也。郊特牲曰"社稷太牢"。必据一牢之文,以明社之无二,则稷无牲矣 。说者则曰 ,举社则稷可知。苟可举社以明稷,何独不举一以明二?"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"。若有过而除之 ,不若过而存之 。存之有义,除之无据。周礼封人"掌设社壝",无稷字。今帝社无稷 ,盖出於此 。然国主社稷,故经传动称社稷 。周礼"王祭社稷则絺冕",此王社有稷之文也。封人"设社壝"之无稷字 ,说者以为约文,从可知也。谓宜仍旧立二社,而加立帝社之稷 。禹贡"惟土五色"。景侯解曰:"王者取五色土为大社 ,封四方诸侯。各割其方色土者覆四方也" 。如此 ,大社复为立京都也。"诏曰:"社实一神,而相袭二位,众议不同 ,何必改作。其便仍旧,一如魏制 。")

东晋元帝建武元年,又依洛京立二社一稷。

宋仍晋旧 ,无所改作。

齐武帝永明十一年,脩仪:其神一,位北向 。稷东向。斋官社坛东北南向立 ,以西为上,诸执事西向立,以南为上。稷名太稷 。(兼祠部郎中何佟之议:"按礼记郊特牲"社祭土而主阴气也 ,君南向於北墉下,荅阴也" 。王肃云"阴气北向,故君南向以荅之。荅之为言是相对之称"。知古祭社 ,北向设位 ,斋官南向明矣 。近代相承,帝社南向,太社及稷并东向 ,而斋官在帝坛北,西向,於神背后行礼。又名稷为稷社 ,甚乖礼意。谓二社,语其义则殊,论其神则一 ,位并宜北向 。稷若北向,则成相背。稷是百谷之总神,非阴气之主 ,宜依先东向。斋官在社坛东北,南向立,以西为上;诸执事西向立 ,以南为上 。稷依礼无兼称 ,若欲尊崇,正可名太稷,岂得稷社耶?"治礼学士议曰:"郊特牲云"君南向 ,荅阳也。臣北向,荅君也"。若以阳气在南,则立应北向 ,阴气在北,则立宜向南 。今二郊一限南向,皇帝黑瓒阶东西向 ,故知坛墠无系於阴阳,设位宁拘於南北。群神小祠,类皆南面 ,荐飨之时,北向行礼,盖欲申灵祇之尊 ,表求幽之义。"与佟之相难 ,凡三往反 。有司议"治礼无的然明据",佟之议乃行也 。)

关于“通典 卷四十五 礼五 沿革五 吉礼四(4) ”这个话题的介绍,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,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!

本文来自作者[墨红爱]投稿,不代表洁臣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ap.jicen.net/jiechen/772.html

(14)
墨红爱的头像墨红爱签约作者

文章推荐

发表回复

作者才能评论

评论列表(3条)

  • 墨红爱的头像
    墨红爱 2025年09月24日

    我是洁臣号的签约作者“墨红爱”

  • 墨红爱
    墨红爱 2025年09月24日

    本文概览:网上有关“通典 卷四十五 礼五 沿革五 吉礼四(4)”话题很是火热,小编也是针对通典 卷四十五 礼五 沿革五 吉礼四(4)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...

  • 墨红爱
    用户092402 2025年09月24日

    文章不错《通典 卷四十五 礼五 沿革五 吉礼四(4)》内容很有帮助